濡须,是中国古代连接巢湖与长江的一条支流的名称,古时称为濡须水。濡须水汇入长江的水口被称为濡须口,在濡须水口修筑的坞堡,被称为濡须坞,而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爆发的曹操大军进攻孙权之战,则被称为第一次濡须之战。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不过对于濡须坞的初建以及第一次濡须之战,史学界的认识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就此相关问题讨论一二。
一、濡须坞的初建
1、濡须坞初建的时间
濡须坞是何时建造的呢?《三国志·吴主传》有明确记载:“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建康实录》也说:十七年,城楚金陵邑地,号石头,改秣陵为建业。是岁,初作濡须坞于江西,以拒曹操。”
也就是说,濡须坞是在建安十七年,在听闻曹操将要率大军来进攻时紧急修筑的。
2、吕蒙是濡须坞初建的首议之人吗?
很多史学专著和史学家都认为吕蒙乃是第一个建议孙权在濡须口修建坞堡之人,根据是《三国志·吕蒙传》写道:“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段史料,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首先,吕蒙是先跟随孙权参加了抵抗曹操进攻的濡须之战,并在这次作战中数次向孙权进献奇计,随后才又向孙权建议夹水口建立坞堡。这表明吕蒙在第一次濡须之战开始时还没有向孙权建议修建濡须坞呢。
其次,有人会质疑,这段记载也说道“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不是说明吕蒙建议修建的坞堡让曹操这次进攻失败而退吗?其实并不能这样得出结论,因为这句话可以是在解释按照吕蒙建议修建的夹水坞堡后来没有被曹操攻破,从而为打退曹操起到了巨大作用。
因此,如果第一次濡须之战前修建的濡须坞是吕蒙建议修的,则《三国志·吕蒙传》的记载顺序就错误了。如果《三国志·吕蒙传》记载不错,则吕蒙不是初建濡须坞的建议人。下面我们将考察初建的濡须坞。
3、初建的濡须坞是来自孙权本人(或其他人)的意见
《三国志·吕蒙传》注引《吴录》曰:“权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吕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之。”
从这条史料记载中不难发现,初建濡须坞是孙权自己的想法,但是得到了很多部将的反对,认为毫无意义,而吕蒙当时只是赞同孙权这个想法的人。孙权认为吕蒙的看法很好,坚定了修筑濡须坞的决心,濡须坞就此初建而成。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显然是在建安十七年初建濡须坞之前,而吕蒙自己建议建造濡须坞则是在建安十八年第一次濡须之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