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创新研究网资讯正文

女人 独身 但是不独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9 14:48:42  阅读:56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慧欣

.hzh {display:none;}

  过去人们认为,没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而现在人们则说,独身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这种选择又是应该受到他人的充分尊重。所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起,在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独特群体:她们是一群年轻女性,大都过了适婚的年龄而保持独身;她们受过高等教育,有好的工作、独立的经济来源;她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进取心强,同时又是很会享受生活的时尚中人。于是,人们将这一部分人尊称为“单身贵族”。

  的确,中国的和尚、尼姑,是最为经典意义上的独身。但是,现在的独身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两性关系的生活?不一定。许多西方人可以抱定宗旨终身不结婚,然而却有与其他(她)异性保持同居的权利,因为在西方社会是容许非婚姻关系的同居现象的存在,西方人的独身是独身不独性,不是一种对性关系的拒绝,而是一种对没有婚姻关系生活方式的选择。所以,我戏称这种“独身”是“独身不独性”。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所谓独身,实际上是独身不独性,它决不是一种对性关系的拒绝,而是一种对没有婚姻关系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一般人对当今独身的态度很是“宽容”的,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但是,在我们社会中独身的含义却要复杂得多?据我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些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属于“性别生态失衡型独身”,属被动型的。这些地区,经济很不发展,然而封建意识十分强烈,重男轻女,弃女婴现象特别严重,女性青年也不愿在自己贫穷家乡找对象,因而性别关系严重失调,男多女少,而男的又无力、无法从其它地区娶妻,因而只能过着没有婚姻关系的独身生活。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在一些地区,性别失调尤其严重,到下一个世纪初,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汉将不得不过独身的生活,显然,这种意义上的独身将会给社会带来看不见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影响。

  第二种类型是属于“择偶失误型独身”。有的人自认为自己的条件很好(如大城市中的高学历女青年),但择偶标准要求太高,要求年轻、漂亮、收入高、能力强,挑对象挑花了眼,高不就,低不攀,因而错过了恋爱婚姻大好年龄,成了“老大难”,独身是他(她)们的无奈的选择。在一些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这些人在事业上是没有可挑剔的,在人品上也是一流的,然而就是找对象难,谈恋爱难,怎么努力都不好办,独身并非是这类人所愿,但在“婚姻机遇”面前,也就只能这样。

  第三种类型属于生活历程艰难的“创伤型独身”。有的人恋爱、婚姻历程很坎坷,受过严重挫折,因而是“看破红尘”。譬如说,有的女性忠心耿耿于自己所爱的“白马王子”,甚至在谈恋爱时就贡献了宝贵的贞操,然而却遭到了无情的欺骗,被他人所遗弃,于是就发誓一辈子不再结婚;有的人原本的婚姻就很美满、幸福,但是由于“第三者”的插足,一方变了心,婚姻解体了,也立志去过独身生活。一般来说,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一方面人的发展机遇也就越多,另一方面,给人设置的陷阱也就越多,人的婚姻恋爱也是这样,有的人处世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极差,因而掉进了他人设计好的陷阱中去,又因为无法摆脱自己感情上的痛苦,不敢直面现实,误将“独身”作为解决自己感情纠葛的一种方法,走入了“独身”的误区。

  第四种类型属于“思想解放型独身”。这些人受西方思潮影响较大,追逐个人的自由,“为了保存一个独立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天地”,要求个人绝对自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喜欢单身生活,自由、快乐、充满机会,不要责任,不要拖累,用不着陪一个寂寞的人打发时间,挣钱一个人花,没人管,认为恋爱、婚姻是对享受个人权利的剥夺,认为婚姻太累,不想在还不太老的时候就这样累,换言之,生活本来就不轻松,又何必把自己搞得更累。因而拒绝婚姻,将婚姻视作坟墓,将婚姻看得淡淡的,因而选择了独身。这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方法和人生哲理,很“先锋”,如“浪漫的婚姻不稳定,稳定的婚姻不浪漫”,一般人不容易接受,自然,因为这个原因而独身的并不多见。这种类型是寻求自由生活空间的“新新人类”,不愿承担社会与家庭责任。

  第五种类型属于“事业型独身”。这类人对事业有很高的要求,他(她)们认为在事业和婚姻两者之间,不可能有两全,因而本着“先立业、后成家”的原则而独身。

  第六种属“痴情型独身”。这类人的人数很少,热恋上某一个知心人,但是因种种原因自己的愿望没有能得到实现,因而发誓终身不嫁或终身不娶,立志过一辈子的独身生活。

  第七种是“生活无奈型”。某广告公司艺术总监孙女士则认为,从大学毕业算起,自己苦苦奋斗了近20年,才有了车子、房子和数十万元的存款。靠自己的能力,她可以过得很好。选择伴侣的话,和她经济基础差不多的男士多选择年轻女子,收入比她低的男人,她不愿意。在这两者之间也许只有“不婚”更适合她了。

  在开放社会,除了那些出于“无奈地独身”之外,其余人独身的选择纯属于个人的权利,他人是不应说三道四的,但是,鉴于中国的国情,鉴于在选择之中有一个“更好”的问题,所以还得说上几句。

  第一,如今,单身人士只要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有地方住,拥有一个可遮风避雨的独立空间,既保护隐私,又有个人品位。于是,独身似乎在慢慢地流行起来,我想,尽管说它在慢慢在“流行”,但是,这是从过去“罕见”的意义上说的,它永远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所以也不必过于担心。

  第二,西方的独身方式是与性解放思潮联在一起的,这恐怕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设想一下,今天与这个异性同居,明天与另一个异性相住,在一个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中,将成何体统?将会受到什么样的谴责?在我们社会中,以独身为由随时变换同居的对象是行不通的。

  第三,事业与婚姻的关系是不是誓不两立?未必如此。相反地,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事业与婚姻的两全俱美者。这类人如果将思想方法辩证一点,就会转变观念的。

  第四,因受到爱情、婚姻生活的挫折而以独身取而代之的,就带有“因溢废食”之味,肯定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独身有独身的“苦处”,它使人孤独、空虚,缺乏感情上的依赖,无人帮助,而且现代医学还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独身无助于身心健康,加速衰老的进程。

  最后,请记住这样的忠告:较高的学历和不菲的收入决不是独身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会缓和现代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独身可以带来一时的宁静、自由,可以给人短暂的“情趣”,但是,它不可能永久性的。而且,作为一名现代人是不能逃避对社会的责任。

  还得附带提出的是,从人的身体健康观点来看,纯粹的禁欲性质的独身似乎不是很有利的。专家指出:长时间禁欲对人体很可能没有好处。比如,前列腺生理功能正常的人,一般都有正常的性生活,因为在射精时,前列腺也要参与工作。而那些长期禁欲的人,很有可能患前列腺也要疾病。长期坚持正常性生活的女性,患妇科病的机会要相对小一些;而长期禁欲的女性其患妇科疾病的机会则要多一些。而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结果就更让人有点担心:没有结婚的中年男子死亡的可能性比有配偶的同龄人要大两倍。

  (实习编辑:邓碧琴)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