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创新研究网资讯正文

风口浪尖的BOSS直聘们,该应该怎样自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20 02:15:54  阅读:3824+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曾之乔


近日,某大学生在“BOSS直聘”网站找工作被骗导致身亡的消息引发广泛。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涉事平台“BOSS直聘”被翻个底朝天,关于互联网招聘平台的负面消息也接踵而来。

事实上,这并不是互联网招聘平台第一次成为大众的焦点。早在几年前,就不断有互联网兼职、招聘的丑闻被爆出。例如:“长沙女孩暑假兼职刷单被骗3万元”、“学霸网上兼职受骗损失上万”、“女大学生找兼职被骗,下载贷款软件背万元债务”,如此种种简直就是互联网招聘的血腥史。

不可一笔抹杀,在线招聘解决社会就业仍然功不可没

互联网招聘行业起步于2000年左右,至今已有17年的发展历程。虽然网络招聘乱象丛生,但它确实给无数求职人士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为解决我国的民生就业问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早在2015年,互联网招聘平台覆盖人数就高达4891.45万人,月均覆盖人数407.62万人。也正是在2015、2016年投融资热潮的带动下,我国的网络招聘也迎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2-2016年,我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从22.8亿元增长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4.5%左右。根据这种增长的态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大关。

而据比达咨询数据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7月主要招聘类APP活跃用户数方面,前程无忧排行第一,月活用户数达358.6万人,智联招聘和易打工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月活用户数分别为294.6万和239.6万。而猎聘和58招聘位列四、五位,Boss直聘位列第8。庞大的数据足以证明互联网招聘平台迎来了大井喷。

此外,网络招聘移动端已经赶超PC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互联网行业的整体格局。在线招聘也形成了综合招聘、垂直招聘、社交招聘、分类信息四类不同模式的招聘平台。

综合招聘,此类平台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为代表。其模式发展较早,市场份额巨大,大约占至60%左右。因其自有的规模效应,获取单个用户的成本相对廉价,网站活跃度仍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但综合招聘平台仍旧存在着无法满足中高候选人求职需求。由于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及时,匹配的技术不够精准,导致求职者海量投递,使招聘双方效率低下。

垂直招聘,以秒聘网、拉勾网、猎聘网为代表。此平台专注于特定行业、特定人群,适用人群是工作经验丰富,谋求高端职业的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效率较其他模式的平台高。但是此类平台发展规模和市场空间较小,缺失用户黏性,猎头为了快速找到候选人,会发布重复的职位信息甚至是虚假的职位信息。

社交招聘,以大街网、脉脉、领英、赤兔为代表。依托社交圈子和职业人脉的招聘方式,招聘信息流通更快,个人获得相关信息的可能性更大,求职者和雇主可以在线交流,匹配度进一步提升,效率也相对高。在国内职场文化并不盛行的大背景下,职业社交虽然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但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改变人们的观念及习惯。

分类信息招聘,此类平台以赶集网和58同城为代表。他们依托本地生活信息服务的巨大优势,拥有众多低学历和蓝领用户。但实际上58和赶集基本就是个信息发布的平台,上面汇聚了各类信息,种类虽然比较齐全,可是单从招聘方面来看,多数是兼职或者比较低端的工种,招聘的企业层次也比较低,且此类平台筛选制度一般,具有很多虚假职位。

由此可见,传统的招聘方式几乎已经被淘汰,拿着简历跑人才市场的现象也并不多见了,互联网招聘网站成为主要的求职招聘方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互联网招聘平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旧避免不了痛点。

“信息泄露”与“诈骗”成在线招聘拦路虎

从行业增速情况来看,网络招聘市场犹如脱缰之野马,正高歌猛进。然而在行业高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最严重的莫过于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这二者的存在已经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给行业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因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而遭到诈骗的例子并不鲜见。据今年初360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维权报告》显示,虚假兼职诈骗的举报维权数量共4550起,占总互联网用户维权数量的22.1%。并且这些案件,大多发生于那些知名的大型招聘平台。其中今年7月,新华社播发稿件《“我被58同城坑了”——农民工老张奇遇记》引起社会强烈。

一方面,信息的泄漏问题严重。每当我们使用某一个招聘App软件时都必须填写很多信息,其中包含了身份信息、电话信息、部分学籍信息等,然而如今许多招聘网站都存在管理漏洞,用户只需要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同时大部分互联网招聘平台,只需通过手机号获取验证码便可完成注册。

虽然系统需进行“公司工商资料”、“个人职位信息”等信息认证或邮箱激活认证,但只需要在APP中注册成为其他公司“BOSS”后,就可越过上述审核认证环。更有甚者,在淘宝上搜索“简历数据”,就能看到大量的贩卖信息,且价格低廉,甚至还有淘宝店家出售一些招聘网站的爬虫软件。

另一方面,网络诈骗问题频发。招聘企业在发布招聘职位后,往往短时间内就收到大量求职消息,有应届生也有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因为对大型互联网招聘平台的肯定,所以一般不会有人会在沟通过程中质疑招聘方身份。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的互联网招聘平台仍旧走的是表面审核的套路,颇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随着某大学生在BOSS直聘网站求职被骗导致意外死亡事件的发酵,人们对招聘平台恐怕也蒙上了一层阴影,估计一段时间内用户对此类平台是口诛笔伐的了。

如今互联网招聘乱像丛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为何招聘网站上充斥着虚假信息?”

其实,互联网招聘乱象丛生与其盈利模式有关。招聘网站的商业模式为向企业收取推广费进行盈利,企业付费之后,便能获得如显示置顶、优先推荐等特权。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平台往往选择降低注册和信息发布门槛,对于信息的真实性与否,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外,招聘网站还有另类的销售手段。以boss直聘为例,“BOSS直聘”中“急聘直通卡”,只需花费698元,就可购买6倍的求职人数。而如果在新职位发布24小时内购买“急聘直通卡”,还可以享受8.8折优惠。这样简单,安全系数低的操作方式难免会有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伴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各大招聘网站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一边是市场规模和招聘企业的飞速发展,另一边是增长之下横行的虚假信息和诈骗乱象。这样的发展形势不免让人感到惧怕,也不免让人疑虑互联网下招聘平台该何去何从?

乱象横生的BOSS直聘们该如何实现自我拯救?

众所周知,存在漏洞的互联网招聘平台不止BOSS直聘一家,就像各种经历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事物一样,互联网招聘平台从一开始审核体系就是不完整或者缺席的。换句话说,这种行业乱象是互联网基因里的病。如果在后续发展中,互联网企业一直不能刮骨疗伤,对自我进行约束提升,悲剧将不会停止发生。BOSS直聘们想要为己正名,还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加强把控源头监管,设立资质审查部门

近日,58集团为应对日益猖獗且不断升级的诈骗方式,建立了近千人规模的专业信息安全和运营团队。对旗下招聘业务58同城招聘、赶集网招聘、中华英才网、招才猫建立了完善的反垃圾反欺诈系统,认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实名认证、人脸图像及其身份信息认证等。对于求职过程中遭遇诈骗的用户,58集团也开设了“先行赔付”业务。

除此之外,拉钩平台的审核机制要求企业必须通过PC端上传营业执照原件,或者通过APP端上传营业执照原件、公司工卡、公司名片或在职证明。经由专门的审核部门,人工逐一审查企业资质,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核实营业执照及企业官网真实性。凡是涉及“传销”、“诈骗”、“虚假”类的举报,拉钩一律采取先封禁后核实的机制,审核属实,一律下线并查封。

二、利用AI技术来救场

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下,除建立对招聘企业的真实性、招聘人员身份认证等基本的审核机制外,互联网招聘平台应用AI技术可从招聘端与求职端分别渗透,以杜绝“李鬼公司”进入招聘平台,损害求职者及招聘企业的利益。

从求职者审核方面看,我们可以利用AI技术对招聘人员进行双重的身份认证。一方面,要做到身份证与人脸的匹配;另一方面,利用AI技术图像识别算法,从海量数据中抓取该招聘人员的经常出入地点,保证该人员有迹可循。

从职业审核方面看,互联网招聘平台可以运用AI技术为求职者提供相关的分析与帮助。可分析的数据包括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行业影响力、薪酬水平、企业文化以及其他求职者重点信息,推送给求职者;抑或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求职者与若干应聘岗位做匹配分析,帮助求职者辅助决策。

在千头万绪又千业百态的网络,如果非要用生命的祭奠才能唤醒互联网各领域各层面的有序与规范,这个代价显然太过昂贵,亦非国民能承受之重。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由此看来,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网上求职也确实比以往方便了许多。但如今发生了很多的求职惨剧,其双刃剑的另一面就显现出来了,不法分子利用招聘的幌子设置骗局,作为用户,每个人都要提高防范意识,更要提高自己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liukuang110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